《城市风华录》走进文明城市福州,开启“寻福记”_文化_福道连_山水
在这座历经千年、山水滋养的福州,三山两塔一条江的古城格局逐渐成型,展现出其独特的城市魅力。作为海丝文化的发源地,福州以闽江的灵气、榕树的荫蔽与海洋的雄浑共织成一幅美丽的城市画卷,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展现着属于榕城的独特韵味。
6月7日20:00,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将播出《城市风华录》福州篇。节目将由主持人朱广权和张舒越,与福州大学的王文奎教授、演员刘涛共同组成“风华团”,在福州这座山海交织的城市中开启一段充满福气的“寻福之旅”。
节目围绕“福”字展开,深入探讨福州的生态治理实践、古城的活态保护、两岸的文化交流,以及“海上福州”这一蓝色版图,全面揭示这座千年古城的风华与福气,解码它的城市魅力。
山水相依,福道连通城市脉络
福州是一座“山在城中、城在山内”的城市,山地与丘陵地貌遍布市区,共有58座山体,山水交融的景观是福州的城市基因。福道作为“全球最美城市步道之一”,被誉为城市的绿色脉络,连接着各大山体、公园、居住区与商业区,成为福州的一大亮点。沿着这条福道,市民可漫步山间,俯瞰繁华城市,享受空气中的清新与宁静。福道不仅是钢架悬空栈道的开创者,还通过山水与城市的无缝连接,打造了一个“串珠式”的公园绿地和公共空间网络,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福气。
展开剩余73%中轴线上的千年古厝与现代科技交织
福州的中轴线,串联了城市的历史与文化脉络。从屏山、鼓屏路、八一七路到三坊七巷,再到烟台山,这条线道串起了福州两千多年的建城史,见证了这座城市从古至今的风华。风华团成员深入三坊七巷,体验古建筑的保护与活化技术,感受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交融。三坊七巷被誉为“明清建筑博物馆”,这里的古厝不仅展示了建筑艺术和历史风貌,还通过数字化技术与无人机扫描技术得到了精细的修复和保护。今天,三坊七巷依旧充满活力,通过创新的文化展示形式,如沉浸式剧场与闽剧表演,吸引着年轻一代的参与与关注。
水道与城市共生,解锁内河的蝶变
福州拥有“水脉即商脉”的悠久历史,百余条水道交织成福州特有的水系。风华团乘坐Cityboat,畅游福州最早的水利工程——西湖,并通过白马河进入内河流域,感受这条水脉背后孕育出的商业传奇。福州不仅是“城河一体”的水城,还通过创新的城区水系联排联调中心,实现了科学的水务管理和应急响应,大数据与无人机技术的运用让城市水系管理更为高效。通过智慧水系系统的调度,福州的内河水质与景观得到了优化,让这座城市绿意盎然。
福树的魅力与“千园之城”的绿色梦想
福州的“榕树”情结源远流长,作为福州的城市象征,榕树在这里不仅是绿化的基石,也是福气的象征。福州市区拥有超过16万棵榕树,其中不少古树已历经百年。福州还以“1000”为主题,打造了独具特色的公园网络,形成了名副其实的“千园之城”。这些公园不仅融入城市生活,还运用智慧管理技术,为市民提供便利的绿色空间。福州的“绿动力进化论”实现了城市与公园的融合,将山水福与生态福带回到居民的身边。
两岸情深,舌尖上的家味与乡愁
福州与台湾的联系深厚,成为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先行城市。风华团走访桂溪社区的两岸社区交流中心,体验了一场充满温馨的台胞邻里美食日。这里,台胞与福州市民在美食、文化和生活的共享中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联系。台胞公寓的入住率逐年攀升,越来越多的台青在福州就业创业,见证着福州城市规划和发展带来的变化。福州也为台胞提供了“楼上安居、楼下乐业”的生活方式,成为两岸同胞心灵的连接点。
航船之魂,福船与中国近代海洋传奇
作为中国近代造船与海军的发源地,福州的船政文化带着历史的烙印,见证了中国海洋文明的崛起。风华团走进中国船政文化园区,了解福州如何从船政学堂到现代福船,成为中国海上强国建设的重要一环。这里诞生了全球首艘具备跨大西洋能力的汽车滚装船等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船只,福州的船政文化不仅推动了造船业的发展,也书写了中国向海而歌的历史篇章。
从这座古老而充满现代气息的城市,到她的山水、文化、两岸关系,每一处都充满了“福”的故事。在《城市风华录》的镜头下,福州将继续书写属于她的时代篇章。
发布于:山东省
